向阳而生|专家谈企业复工:可向科技公司取经,数字化从附加项到必选项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吹响复工号的深圳科技企业“大显身手”,运用科技手段科学防疫,一手抓战疫,一手抓经济,为其他企业摸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标准和操作规范。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Accept研究院副院长厉克奥博和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员王鹏,谈了谈企业复工如何向科技公司取经,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改造。
企业复工才能自救
科技企业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科技企业确实是当前的各行各业里复工情况比较乐观的。”厉克奥博认为,这主要得意于它具有先天优势,比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得比较好,管理非常扁平和高效,同时这些技术型的企业跟科技打交道很密切。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很快进入远程办公模式,二是可以用科技的手段去监控疫情。所以科技企业目前做得不错。
“很多企业的业绩不错,在产业链也能占据很好的位置,但是,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一旦疫情来了,远程办公协调智能生产,可能做不到位。”王鹏直言不讳地指出,这说明了当不确定性事件来临的时候,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生存问题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就给很多企业敲响了一个警钟。”王鹏提醒,通过此次疫情,企业内部需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
当前,人们更关心的是生产性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和建筑业这类企业的复工情况。厉克奥博表示,企业只有通过复工才能自救,比任何的财政和货币的刺激政策都更为有效和更为持久。因此,把科技企业的经验推广到其他企业,显得尤其重要。厉克奥博建议要把当前这种社区网格化的防疫管理的规范推广到工作岗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统一的管理。如果推广到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话,就是要采取严格的疫情期间的生产操作规范;改善员工的住宿、餐饮以及卫生方面的条件,并对员工的身体状况进行不断的监控。
中国数字化进程按下快进键
企业数字化从附加项到必选项
面对疫情大考,数字化技术成为了治理利器。企业启动了远程办公,学校开启了远程教育。事实上,此次大考不仅证明了数字化技术在极端应急场景下的强大能力,更证明了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普适价值。
厉克奥博也感同深受,“因为这次疫情,人流被限制住了,但靠物流、靠信息流、靠资金流的保障,经济运行的调整能力要远远强于2003年我们应对非典的时候。”厉克奥博预计,疫情结束之后,数字化进程会大致会往两个方向迈进:一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加快;二是公共卫生的数字化,此次湖北发生疫情之后,诊断标准就没有做到及时统一和共享。
王鹏认为,经历过此次疫情,大家会越来越适应这种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活。那么以此为基础,企业侧的信息化改造已经毋庸置疑。那么从需求侧来说,社会大众会更加接受企业提供的的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商业服务;政府领域也会更加重视发展电子商务、打造数字政府。从供给、需求以及自身的角度来说,企业都需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并从中抓住机遇。